信缘份懂相守
宜春2026城市更新图鉴:征地版图扩容与旧改提速,民生福祉落地有声
2026年的宜春,正以土地征收与旧楼改造为双引擎,推动城市功能与民生品质同步升级。从核心城区的成片开发到县域的精准改造,从征地补偿的规范落实到老旧小区的功能焕新,一系列具体举措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,也让民生期待逐步落地。
土地征收的"连片推进"成为2026年宜春城市发展的鲜明特色,袁州区作为核心区域,征地范围已明确覆盖多个街镇。根据《宜春市袁州区2025年第一批次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(2025-2026年)》,下浦街道、珠泉街道、新田镇、寨下镇、三阳镇、芦村镇、柏木乡和慈化镇均被纳入成片开发清单,这些区域的土地将按规划转型为商业、工业及居住用地,为城市扩容与产业升级腾出空间。其中新坊镇的征地计划更具针对性,新坊村、萱溪村、路口村、花桥村的8个村民小组将贡献约400亩土地,专项用于新坊包装饮用水厂、镇卫生院、仓储物流中心及加油站等配套项目建设,直接服务当地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。
县域征地同样遵循精准施策原则,补偿标准则按区域差异细化落实。丰城市的剑光街办、河洲街办等核心区域征地补偿标准达到39897元/亩,丽村镇、淘沙镇等乡镇则按相应层级标准执行;高安市瑞州街办、筠阳街办补偿标准为40511元/亩,荷岭镇、伍桥镇等区域则为34608元/亩;樟树市福城街办、鹿江街办补偿标准40302元/亩,观上镇、閤山镇等区域为34391元/亩。这种差异化补偿既符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,也确保了征地工作的公平性与可操作性。
在征地安置政策方面,2026年宜春进一步强化民生保障,明确采取货币补偿与社保安置相结合的方式。按照规定,征地时需按每亩不低于1万元的标准,足额提取被征地农民参保缴费补贴资金,预存到指定社保专户,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。这一政策与细化的补偿标准形成呼应,例如袁州区下浦街办、秀江街办等核心区域的宅基地补偿标准为26411元/亩,林地为13797元/亩,未利用地为7884元/亩;而寨下镇、芦村镇等区域宅基地补偿22486元/亩,林地11746元/亩,未利用地6712元/亩,不同地类与区域的补偿差异清晰,保障了被征地群体的合法权益。
老旧小区改造则聚焦居民"急难愁盼",以功能提升为核心推进精准焕新。宜春各地均已明确2026年旧改重点,摒弃"大水漫灌"模式,转而实施"一区一策"。在袁州区,多个建成超过20年的老旧小区被纳入改造清单,改造内容直指基础设施短板——屋面防水重新铺设解决漏雨问题,老化供水管网全部更换保障用水安全,破损路面进行沥青罩面提升通行体验。针对老年居民较多的小区,还将增设无障碍坡道、便民休息座椅,部分有条件的小区则配套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与智能停车系统,让老旧小区既能"住得稳"更能"住得好"。
县域的旧改工作同样注重实用性与针对性。丰城市针对老城区小区开展"管线清零"行动,将空中杂乱的强弱电线路埋入地下,同步更换老旧路灯为节能LED灯;高安市聚焦老旧小区的"适老化改造",在30余个小区加装扶手、紧急呼叫器等设施;樟树市则重点推进老旧小区的绿化提升与公共空间改造,通过增设健身器材、优化休憩区域,让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显著提升。这些具体改造举措虽各有侧重,但都围绕"补齐功能短板、改善居住品质"的核心目标,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。
从袁州的连片开发到县域的精准改造,从征地补偿的规范透明到旧改细节的人文关怀,2026年的宜春正用一个个具体项目勾勒城市更新的清晰路径。土地征收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,旧楼改造让民生福祉扎根现实,在政策的精准落地与举措的扎实推进中,这座城市正实现"拆建并举、新旧共生"的发展愿景,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共享城市升级的成果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