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宜春市名字是怎么来的?

宜春 更新于:2025-04-21 15:48
  • 素心闲境

    江西宜春市的名称由来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。宜春市得名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:
    1. "“宜春”的含义":“宜”意味着适宜、合适,“春”则代表春天。古人认为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好的时节,万物复苏,生机勃勃。因此,“宜春”寓意着这里是一个适宜居住、充满生机的地方。
    2. "历史沿革":宜春市历史悠久,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。据史书记载,宜春在春秋时期属于吴国,战国时期属楚国。秦朝统一六国后,宜春成为县级行政区。到了唐代,宜春升格为州,从此有了“宜春”这一名称。
    3. "地理环境":宜春地处江西省西北部,属亚热带湿润气候,四季分明,气候宜人。境内山水秀丽,自然资源丰富,特别是宜春的温泉资源,自古以来就有“江南温泉”的美誉。
    4. "文化底蕴":宜春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,如袁山、明月山、武功山等风景名胜,以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古迹。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“宜春”这一名称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    综上所述,江西宜春市的名称来源于其适宜的地理环境、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好的寓意。

    举报
  • 冬雪冬雪

    相传,西汉初年,汉高祖刘邦派大将灌婴攻打江南一带。灌婴占领现在的宜春一地后,就想着给这里取个名吧。他感到这地方确实好,就吟诗:“山青兮,山叠山层挨层,满目春色;水秀兮,水连水泉靠泉,气候宜人。”于是就取名“春宜”。

    一百多年后,汉武帝封刘成来这里做官。刘成觉得这里一年四季如春,不如把“春宜”改为“宜春”,意思是“四季都是宜人的春天。”宜春终于成为宜春。

    宜春名字的来源,另有说法是源于城西美泉,以其'夏冷冬暖,莹媚如春,饮之宜人'而得名。

    举报
  • 陈家乐0000000000000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